十年之载,一个伟大的工程形成,建设期间困难重重,我无法想象一个工程是怎样变成从无到有,后来我明白了因为很多事,能与不能不在于自己的能力,而在于心的力量。只要你想,并且愿意为之努力,梦想会实现的。重要的是我们要选择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路。而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来到了四川能投攀枝花公司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我见证了金沙水电站后期建设的过程,看到了转轮、转子顺利吊装的壮观景象,更见证了这个伟大工程最终胜利的时刻。
来之不易的工程,用之不尽的汗水。金沙水电站是清洁能源标志性工程,自从成立后,就提出了建设“高起点、高素质、高质量”的职业化管理团队,并且以“安全好、故障少、效益高、环境美”的高质量运营管理为目标前进。去年当我进入公司后,我们第一个学习的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知道了公司和金沙水电站一同走过了风雨兼程、荣辱与共的十年之路,在这十年中,包含着多少公司职工和一线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建设好金沙水电站这个伟大的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容小觑,如何开发、批准、征地移民、各种资料的拟写等都是前期考虑的问题。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心血,总是一帆风顺就获得成功,我认为那是一种幻想。
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工程建设。一个伟大工程的建设需要的有足够的人力和充足的物资作为基础,工程前期的建设我没有看到,但是后期的建设我们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一是工人们需要克服酷暑难耐的天气,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他们顶着炎炎烈日,汗水一次又一次地从他们的脸颊流下,一个个黢黑黢黑的皮肤,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因为他们需要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到了中午,在工地门口会排起一个很长的队伍,工人们开始陆续打饭,他们脸上充满了喜悦的笑容同阳光一样灿烂,他们吃着可口的饭菜,在此刻,我见到了最纯朴的人儿。工地现场的条件不像家里那样舒适,但是为了建设这一伟大的工程,克服一切困难来完成目标是义不容辞的。二是克服了工期紧张的问题,我们今年的目标是11月底必须完成首台机组的发电,所以工程进度上必须要强抓强赶,工人们和各个厂家不分昼夜地加班做实验。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司全体职工们更是牺牲了放假的时间来抓进度,大家一鼓作气、坚持不懈。虽说工作任务巨大,但是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公司对我们的关爱,因为后勤保障服务做的非常暖心,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国庆不能回去和家人团聚,但是公司亲自派车接了部分家属来攀与职工团聚,并且将职工家属们每天的行程安排的十分充实。还有车班的同事们也是不分白昼地接送我们上下班,无怨无悔。
团结一致,共同战胜新冠疫情。今年是坎坷的一年,春节前期由于武汉的新冠疫情席卷而来,导致各种地方都停止开工,等候通知。对于我们公司而言,金沙水电站同样面临着停止开工,原本工期就很紧张,结果由于疫情影响再一次缩短,并且增加了建设的难度。这种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我们被困于家中,无法上班。即使这样,但是我们仍心系公司和电站,归心似箭的心情不言而喻。公司领导开始对内抓紧落实相关情况,安排各部门开始做疫情调查和疫情打卡的工作,并且再三嘱咐职工在家要注意安全;对外也在强力争取可以早日批准被开工。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在领导们和公司全体职工的努力下,金沙水电站被批准复产复工。大家分批次来到了公司,虽然中途浪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各部门仍然朝着既定的目标继续工作,不慌张,井然有序,在工作的同时也不忘加强自身地防护,每天坚持两次体温测量登记,不聚集饮食,每天必戴口罩。更令人贴心的是为缓解金沙水电站复工复产后一线建设者们口罩紧缺的难题,公司工会组织了女职工们亲手做口罩,送出她们的温暖和关怀。病毒无情,但人间有爱,我们会因为疫情而感到踌躇,但是我们绝不会停下工作的脚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金沙水电站电厂接机人员为了首台机组发电之后可以顺利开展工作,他们在前期也做了很多功夫。从我们去年来到公司直至今年,我们相继接受了公司安排的五个月外出培训学习、厂家培训、专业人员进厂教学等机会。那五个月的磨练有苦也有甜,尤其是军训的日子更是让我们记忆犹新,那时的太阳是异常的火辣。但是军训锻炼了我们的坚强意志,强化了我们的工作作风,增进了同事友谊。在那几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优秀团队的成长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相加,若有人犯错,那么整盘皆输,有人获赞,那么共同为荣。接着我们经历了跟班学习、无数的技能考试、数不清的灵魂拷问。虽说那段日子苦与累交织,但是尤为欣慰的是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我十分感激公司给予我们外出学习的宝贵机会,因为公司赋予了我们期望,我们必将不负众望。
金沙水电站是我们以后将要运营好,营销好的电站,我们见证了它从无到有的成长历程,金沙情难能可贵,金沙人对此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当宣布金沙水电站发电成功的时刻,感恩之心涌上心头。每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他们又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服输的精神,所以我们才得以守得云开见日出。金沙故事还在继续,金沙人依旧在努力!
作者:王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