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的小学老师最爱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批评那些学习不努力的“后进”学生,今天在阅读《敬业就是敬自己》时,又见到畅销书作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何山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批评那些“工作不敬业的人”、“职场中最失败的人”。
我的小学老师和何山是认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态度是对学习(工作)的应付,得过且过、敷衍塞责,而我觉得,这实在冤枉了那些“撞钟”的“和尚”,其实,“撞钟”正是“和尚”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表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态度对绝大多数职场人来说,是值得肯定的、提倡的,只要你每天都“把钟撞响了”。
绝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平谈的,绝大多数人职场人的工作是平凡的,并非要“处于社会上层”才是工作的目标、成功的标志,因此,我认为:
第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只要完成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就是“忠于职守”的人,而非“不敬业的人”、“最失败的人”。
第二、每天都“把钟撞响了”是最起码的工作要求,只要完成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就是具备“职业道德”的人,而非“轻视自己的工作,看不起自己的工作”的人。尽到应尽的职责,对工作问心无愧,这本身也是一种奉献精神。
第三、每天要把“钟”撞得整个寺庙中人人都能听到,就是“尽职尽责”的人。这也不容易,既要准时到岗,也要用心去思考,要撞在该撞的地方。
第四、“敬业”要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不要仅仅安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状,可以试着去做“挑水”“劈柴”“读经书”一类的事情,一是可以通过“挑水”“劈柴”展现你除“撞钟”以外的工作能力,二是通过“读经书”提高的自身能力水平,说不定哪天你就会晋升为“主持”了。
第五、每个人的生活的环境、受教育程度、能力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都是不相同的,从事的工作(职业)也就在不同的层级,因此,对于不同层级的人来说,“敬业”的要求也是不一样。怡安翰威特(全球最早提供人力资源外包与咨询服务的公司,具有六十多年的丰富经验)研究发现,从具体行为行为表现上来看,具备以下三种行为(3S)的员工,可以被认为是敬业的员工,包含乐于宣传(say),就是员工经常会对同事、可能加入企业的人、客户与潜在客户,说企业的好话;乐意留下(stay),就是员工有留在组织内的强烈欲望;全力付出(strive),这是敬业的最高境界,员工不仅要充分致力于工作,而且愿意付出努力来促进企业的成功。怡安翰威特是从“敬业度”进行的概括,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则是最基本的“敬业标准(要求)”,它包括了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等内容,做到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能在享受自己的工作,同时享受自己的生活。
以上是我读《敬业就是敬自己》后的一些感受,说是“新解”,实则有些近乎“歪说”,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敬业就是敬自己》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作者何山围绕“ 敬业就是敬自己” 的职业价值理念,以现实的案例与生动的语言,从多方面阐述了敬业对员企双方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何山在书中深刻剖析了职场中存在的诸多不良心态与消极表现,提出了很多敬业工作的积极理念与方法,具备很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敬业就是敬自己》观点鲜明,文字精炼,非常有助于员工调整自我心态,解除心理困惑,重燃工作激情,并使人生从平庸走向卓越。《敬业就是敬自己》立足员企共赢,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和全员培训读本,值得一读,值得推荐。
(杨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