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PORATE CULTURE

以生命之名,筑牢安全防线

四川省能投攀枝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2025/06/25 0

作为四川省能投攀枝花公司的一员,我们深知,脚下是奔腾的江河,肩上是万家灯火,而安全,就是我们手中那根牵系生命与责任的“生命线”。

一、安全是生命线,更是底线

在水电行业,安全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四川地处地震带,汛期洪涝灾害频发,水电站大坝承载着防洪、发电、生态多重使命。一次疏忽,可能让设备成为“定时炸弹”;一刻侥幸,可能让江河变成“吞噬猛兽”。2022年1月12日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关州水电站因闷头体未按照承压设备制造、检验,具有严重质量缺陷,在水压作用下爆裂,导致电站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1名维修人员被困,其中9人不幸遇难;2024年7月16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石门坎水电站,在清除水电站取水口堵塞体过程中,因违章冒险作业发生淹溺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1人轻伤…这些案例时刻警醒我们:安全没有“如果”,只有“后果”。

二、安全文化: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安全不只是靠制度“压”出来的,更是靠文化“养”出来的。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安全文化的根基。因此,安全文化需要“三根支柱”:

制度刚性:建立“隐患即事故”的追责机制,让每一条规程都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培训柔性:用模拟演练替代枯燥说教,让员工在“沉浸式体验”中记住操作要领;

全员参与:设立“安全隐患随手拍”奖励制度,让每个人都成为安全监督员。

三、对安全生产的思考: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

面对新时代挑战,我认为安全生产需要“双轮驱动”:

科技赋能:推进智能监控系统全覆盖,用系统识别辅助人工巡检,让隐患“无所遁形”;

人文关怀:建立员工心理疏导机制,关注长期倒班人员、检修人员的身心健康,因为“疲惫的身体”和“老化的设备”同样危险。

四、结语:安全是回家的路

同事们,当我们穿上工装,就扛起了责任;当我们按下启动键,就握住了生命。安全不是束缚我们的锁链,而是指引我们平安回家的路标。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显微镜”查隐患,用“放大镜”看问题,用“望远镜”谋长远,“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作者:

关注微信公众号